星期二, 7月 08, 2008

居所

居所 居所 居所 一處安居的所在

一番等待 交到手上的房子 我們有一點緊張
還不習慣擁有一間房子 還不習慣那陌生的空間 還不...
交屋至今都過了一個月了呢

現在 很習慣這裡了
天熱的時候 我們喜歡待在這裡 吹著涼涼的風

這是六樓高的樓中樓挑高公寓
窗戶陽台皆被鐵窗包圍 啊~在鐵窗的歲月呀!



往東北方外頭瞧 越過宜蘭市區 再過去是海的方向 可以望見守護蘭陽平原的龜山島



客廳挑高外 其他空間是偏低的夾層 上下兩層樓
高度還是很足夠的高著 夾層只是比一般兩層樓或樓中樓規格再矮一點



往西南方向外看去 有綿延的高山 是雪山山脈和中央山脈的山峰
看稻子的生長週期 可以知道春夏秋冬 農人現在幾乎都是一期稻作
一年只耕種一次 休耕的季節也許可以看到花海 或是豆菁仔的一片綠意
那天 熱度剛好把稻子烘熟透 香噴噴的稻香味 伴隨微風進屋~





許我一個廚房 能夠逛逛市集採買 作作菜是最快活的樂事 哈 哈哈



往頭上走去 有一部分是斜屋頂的挑高 可以再增加一個閣樓
不過這房子的空間很足夠了 四十坪上下
可以養倆個小孩讓他們跑來跑去 不會撞倒
屬於小孩的閣樓秘密基地 可以藏很多被擁有的童年
不過這樣就好 我對小孩招架不住 就挪一部分當儲藏室



房子在高處 但不在山裡
雖然很想住到山裡去安靜的生活

這裡 宜蘭的郊區 也有一點高度可以往下望去
也可以再種植很多高高低低的植物 充滿綠意的空間

心情也還是很好的再規劃著 測量著
我想 能夠住在這用心的房子裡 心情會很好的

居所 居所 居所 一處安居的所在


星期日, 7月 06, 2008

盛夏

這幾天 天熱時 我們就到新屋這 這裡很涼
最近剛好熱到把稻子都熟透 是收穫的季節
吹進屋的涼風中 有股淡淡的稻梗香味或著一點泥土味 我很喜歡

味覺會引出回憶 回到我的小時候
從小 在需要曬穀子 的年代 我會和大人一起帶著斗笠 在烈日下翻滾金黃稻子
常常我是弄得自己一身癢呼呼 沒幫上什麼忙
倒是很快樂的要當跟班 前前後後追隨著
可以待在很涼爽的竹林陰影下 聽竹子與風的對話 摩摩梭梭
可以跑到小河堤 跟小魚賽跑 一不小心跌倒水溝裡
可以壓很冰涼的水井 地下水的冰涼 與西瓜一起泡在大水缸裡
可以喝很冰涼的仙草 愛玉湯 伴隨著我童年 增加很多甜甜的記憶

那天看李欣頻一段文字 她說 "以前的童年買不起玩具但玩伴很多 現在的童年玩具很多玩伴卻消失了"
過往的童年 常常會自己尋找樂趣很多
睡醒 帶著垢臉就跑去外頭玩 中午會聽到阿嬤很大聲的呼喚 "吃午飯啦 阿妹呀!"
很熱的午後也還在找涼蔭處在外頭玩耍 天黑了帶一身髒回家吃晚餐 睡一個飽滿的夜 甜一個夢

屋外的稻田收割很快 一下子 呼啦 啦就把成熟的稻子 都帶走了
今天的雲很高 山的顏色很綠且清楚
晚上 我想吃一碗粒粒飽滿的米飯
感謝農人的辛勞 感謝我的親恩
回憶很甜 甜在心裡盪漾

星期日, 6月 22, 2008

31度~還是與冷氣為伍

昨天是夏至 電視宣導要關燈一小時 走出戶外吹吹風
在前天之前的日子們 我每天都會去戶外走走 心靜自然涼
昨晚經不起室內悶漲的熱氣 31度 還是被冷氣俘虜
儘管我下午也去了最冰涼的龍泉 泡在水裡好久
在回家的路上 我身上的指頭因為冰冷而有酥麻的感受
想著可否就冰涼一整晚...
在墾丁經不起熱浪的我 常常泡在冰塊浴缸裡消暑

嗚呀~熱浪戰勝一心想要追求的心理平和 輸了我
畢竟 冷氣真的很舒服 能待在那空間
消除我被攏罩的悶烤高溫 高舉白旗揮舞 呼啦 啦 ~
但我 還是心有點虛 面對這暖化的環境呀 !

根據 新房子 對面鄰居闡述
我們那位在六樓的樓中樓公寓
很通風 不會悶熱 熱度也不高 夏天幾乎不需要冷氣
可以不用吹冷氣與夏天和平共處 我心裡很歡喜
而根據我這些天待在屋裡的經驗 好像不假
那裏的風吹涼涼的 不熱 光線也很充足

而且碰到的鄰居感覺也都還不錯
當然 房子 狀況也還可以 總觀下來 決定標購這間法拍屋
沒有經驗 對於屋子 也有較多的期待
面對三個多月的漫長等待 與屋主之間的幹旋 很難熬
交屋後 帶整理的滿屋垃圾 雜物 還有都被破壞的裝潢
還加上不少心裡對於前任屋主不願的恐懼 都是法拍的風險

不過 這一切 還是都在房子交屋後
對於一處新居的想望 有大大的化解 不怎麼在乎了



星期四, 6月 19, 2008

這裡的風 很涼

屋子 在強制點交那天 我們倆整理很多大袋垃圾們 還有可回收的資源也不少
前任屋主 大概不夠爽快的離開 木材裝潢部分也全都做了破壞
我們想 這三個多月漫長的等待 我們心煩 他們存心耍賴也不快活吧

今天 想獨處 帶了剪刀和紅紙 還有電腦與喇叭
待在這裡 已經清理過的房子 還飄蕩些許過去的味蕾
我在試著熟悉這裡 胃裡有點緊張 酸值在流動
不自在的感受 讓我頻跑廁所
待再這空間 我留意周圍的聲音 緊繃著
我在屋裡上下走動 觀看每個角落
想試著讓自己熟悉這裡 習慣這裡
我慢慢適應一些 胃裡也舒服一點
三個鐘頭的流逝後 我可以
說說這房子

這間房子 不算挑高 但有樓中樓結構 屋子短淺
位在六樓頂 屋頂有加蓋鐵皮 所以 暑夏裡並不熱
短而淺的房子 正好提供充足的採光與通風
座北朝南向 也不會西曬 足夠的開窗 通風也很好
蘭陽平原沒什麼高樓 所以 前後的景色都可以看很遠
那天 還欣賞夜景 看不同時刻的宜蘭

怎麼會買了這房子呢




星期六, 6月 07, 2008

當一個人能夠學習從自己的心而不從自己的腦活著,無論作什麼事情,都是自發的 恰當的.

那天 我了無睡意的在破曉的早晨 起了個早
記憶所及 早起的機會不多 但早晨的時刻 我很喜歡
早晨的空氣清新 溫度涼爽沁人 街道上零落著徘徊的人

我到一處我很喜歡的地方 菜市場
想看看在準備幹活的攤販 那蓄勢待發的模樣
想看看想搶鮮 買料理準備豐盛一餐的人
想看看 那賣自己親手耕種的農產阿婆們

阿婆們 自己賣菜 屬於公平貿易 很好
我喜歡她們樸實的笑容 偶爾謙卑但從容的態度 生活可以知足
盤據各角落的老人們 吸引我的目光 偶爾我們目光交視一笑
我買了一把新鮮的蔥 我喜歡的料理佐料 美好的早晨 開始愉快的一天

以早起和晚起的喜好度 我喜歡 早睡早起
不過這樣的機會也不太多 習慣的模樣 不易改
早睡早起很好
不用在頻道間打轉 放空的等待睡眠 可以淨化心靈
以暖化的地球來說 可以減少用電 二氧化碳也減少排放
也可以省錢省電 核電廠可以不用太辛苦運作
配合日光起落的時間 到戶外走走 曬曬太陽 對身體也很好
一天的進行 配合太陽作息 往往生活也可以變的更簡單
簡單的生活 也是很好進行環保的方式

如果可以起個早 每天在開始一天活動前
先活動筋骨 呼吸最新鮮的空氣 讓身體甦醒
在準備享用一頓美味營養的早餐 活絡身體的感官
告別昨天 讓腸道舒服沒負擔 就沒有隱藏的毒素
一天的開始 緩緩的放慢速度 開始今天 現在的我

生活
追求什麼呢 錢 權........
知道嗎? 地球在快速的暖化 土壤在嚴重的酸化....
身體在累積排不出去的毒素 心情在承受不可抗的壓力.....
如果 因為我們的忽視 習慣所然 這個環境逐漸在惡化
沒有破曉的早晨 所帶來的感動
沒有新鮮的空氣 可以大口呼吸
沒有健康的蔬果可以滋養我們的身心
喪失了很多生活上的一切美好

我不知道
究竟 大家在努力什麼 忙什麼
如果 我們的不愛惜 而滅亡提前來臨
未來 只剩有短短的未來
現在 會不會很想擁有一個美好的早晨

生命 有過去 現在 未來
過去如昨天 常常如一場夢 醒來也是模糊
現在如今天 有一個美麗的早晨 開始今天
未來如明天 我希望 明天能夠一樣大家都擁有美好
如果可以 明天可以被期待 未來也是要如現在一般 想更努力珍惜今天的一切美好

珍惜 美好
這急劇在變化的一切
真的 要我們好好愛惜 視如己出
改變一點生活中便利的習慣
可以讓這個環境 真的更好 更有未來

我在練習 自己的生活作息
讓自己生活的更簡單 也是想讓環境更美好
能夠透過自己的一點力量 再給他人一點力量 生活會更好
一顆心 是否前進 取決在己



星期六, 5月 31, 2008

偶爾樣貌

很容易可以觀看電視 任何時候
什麼都沒在想 對著畫面會不自覺的放空
畫面在前進 心卻不知在哪個方位

電視可以看很久 介紹烹飪 旅遊探險 綜藝節目 新聞轉播 MTV..
看電視 很好打發時間 時間也如流水般有秩序的律動
電視看久了 頭很暈 肩頸僵硬 屁股不見似的 只能臥躺著
身體會呈現一種 很想撞牆的不知所以然的煩躁感
就如現在的我一般 看了一下午的電視 直到剛剛 突然 很受不了自己
這樣的感受 需要抒發 那種不耐的心 怎麼了

有時是不懂的心情降臨 如烏雲般 完全遮蔽天空
大概是荷爾蒙在作祟 像每個月的月圓 周期的成形
..................把電視說的太糟糕了

我讓 Evanescence 放肆的演唱 以上的情緒 可以平靜很多
哥德式的叛逆搖滾 很合適自己想撞牆的不耐鼓譟
那股情緒 在耳朵暴力式的大分貝聆聽 進到心裡 慢慢的導引
導引出自己那 情緒 很舒服的可以慢慢從體內排出
心情可以獲得平靜 躺平身軀 慢慢睡去


很多時候 對音樂 依賴很深
不同類型 也體貼自己不同的心情
心情很多 生活的情境 樣貌每天都在進行
緩慢的煮一餐可口 拿捏準確的醬汁搭配 讓舌尖的味蕾舞動
書寫一篇心情 濃烈或恬淡 都在筆尖幻化開來 成就篇章
只是呆坐著 選一片當下的音樂 其實 心情飛到很遠的地方
音樂伴我很多 我也眷戀很深


這半年以來 我看電視很多 因為很方便
但常常看太多電視 想揚棄自己
哈哈~ 這是自我在無所謂的作祟喔!
看電視 有時也會獲得不少 意想不到的資訊 放開懷的娛樂
沒電視可看 有時會很想念 有電視看會討厭
阿~~~~~~這是怎樣的一個我呀!(抓頭...)

自己 很有趣
每個星期我 我會準時收到星光大道
星期五晚上的星光大道 也有趣
在參賽者的心理 看他們把自己丟到舞台上
看他們的轉變 勇敢或畏懼
很有趣 是我除了迪士尼的笑笑羊之外 有關心到的節目了
很有趣 很有趣 很有趣~~~~

星期日, 5月 25, 2008

流動的巷弄

住在墾丁的村落裡
有一支隸屬於廟宇的廣播器 俗稱大聲公
像電視廣告裡 恆春兮叫張君雅小妹妹回家吃泡麵那種
我住的那村落 水泉村
只要村裡有大小事要報告 就會聽到廟公在對全村民喊話
譬如 停水通知 準備拜拜大小事 賣衣服的 最常來的是 "龜路六仙丹"
龜路六仙丹治百病 只要參加就可以獲得兩包洗衣粉 參加很踴躍

當然 我也有過那兩小包洗衣粉
倒是 廉價的洗 衣粉沒敢拿來洗衣服 防範紅火蟻 很派上用場

大聲公被使用的頻率很高
廟理也很常有大大小小的熱鬧慶典
頻率約間隔一個月 就會有廟慶 進香團 布袋戲團 ...
盡責的大聲公就 會在一大早應景的高分貝放送南北的音樂

時間是早上六點整 工商服務時間非常準時
接著廟公會對著麥克風向村人喊話 報告本次的廟會進度之類的


生活在那裡 常常有傳統戲曲的配樂伴隨著空氣舞動
兩年來 對音樂的廣度也似乎拓寬了多一些
就像是一種對於生命的連結 與情感 回憶產生一點火花
從小 就習慣廟宇的民俗活動
廟裡的慶典 常常是一年中的村里大事
也差不多可以是家裡的年度大事
整個村子裡 大家在同一個晚上辦桌 席開好幾桌
邀請來我認識也不認識的大人小孩 背盤交錯 美味與酒氣瀰漫空氣
會跟著一起雀躍 跟著大人一起忙碌 熱鬧著

站在戲台下
看濃妝豔抹的電子花車晚會
不知道幾歲的女子 努力賣弄自己的身軀 伴隨著不悅耳的歌聲
看流動的歌仔戲團 全副武裝
上演著忠孝節義 講述人們不段輪迴的故事

戲台下很有趣 小孩如我
看戲一向都不是重點 穿梭于戲台下
看在後台整裝的演員 在濃妝下 依然是個路人一般 吃喝玩笑
看花車小姐與陣頭先生打情罵俏
看大人忙碌的模樣 想像自己未來的想像
回宜蘭的這些時日
居於市區的一偶 緊鄰熱鬧的街
常常 有不同廟宇的慶典 陣頭踩街的熱鬧景象
頻繁的次數約三個星期即會有一場 大型的遊街活動

常常 看我駐足於住處的觀景台邊 或是某一條交錯的街角
看揮汗如雨的陣頭大哥 看努力演奏的管樂手 看奮力扮演的神像工作者...
看他們努力想完成一場慶典 一次演出 一份收入的認真
小時後 喜歡看陣頭踩街
但小孩的心靈有時會有點懼怕 那神像的莊嚴
流動的大人會從神像那拿一點餅乾 糖果 讓小孩壓壓驚
震耳欲襲的流動陣頭 伴隨著我那在嘴裡化開來的甜意 逐漸成為我回憶中的情感連結

我想 在台灣的這些民俗慶典中
如果全部集結起來 變成一個國家慶典
每年選個風和日麗的好日子 一連熱鬧七 ~十天的
有歐幾桑們 領軍南 北管 管樂隊 嗩吶手 二胡 喇叭 大鼓...
穿著妖嬌美麗 唱歌不管聽眾的電子 花車小姐 喲一 喲一的~
扛著神像扮演的陣頭大哥 揮汗擊鼓 打鑼的少年...
伴隨著民俗的藝陣表演 歌仔戲 布袋戲 電子花車 這些...
熱鬧的景象 該不會遜色于巴西的嘉年華會
歡欣鼓舞的熱鬧 沸沸揚揚的舉行
很有台灣的民俗特色 也有很在地生活的精神






你回來了

寡居在宜蘭市區的一隅裡
生活有以前沒經歷過的便利
方便到書店閱讀新書 到文化中心借新舊書
方便騎自行車到河堤散步 到市場點閱攤販順便變換菜色
方便肚子餓時走路到夜市吃宵夜 然後變的有點胖
於是 最近在練習燃燒脂肪 想讓身體更輕盈一些


自從離開劇團後 似乎很少讓自己汗流浹背了
偶爾 我懷念劇團的生活 這群朋友 我所摯愛的夥伴

曾經 這一群人 緊緊相擁 哭泣 讓我學會愛人 給予擁抱
曾經 這一群人 搖下車子天窗輪流在晚風中
大聲歌唱于月夜的日月潭公路上
曾經 這一群人 老K 的國王遊戲 讓我進退兩難
沉浸著目睹那出糗的一刻

我離開很久了 這個曾經醞釀我的夢土 讓我混亂的思緒清晰
讓我 確定自己

有多久了 我離開群體過著簡單生活
北中南 我遷徙 為著想體驗自己的生命不同 面貌

偶爾 我想念你們 上網瀏覽你們的演出消息 生活的近況

還有一個地方 知道你們在努力扮演角色 詮釋自己生活著
是一個憑靠 見證著我們曾經過往的足跡
是一處歸所 屬於心靈的某處角落 曾經的默契
謝謝你們 這一群人 過去現在

"你回來了 " 劇團這個地方 對我說 對你們說